
在舊改中,除了“基礎類”、“完善類”、“提升類”三大板塊提升外,還有一項重要的惠民工程,即符合要求的老房子可以進行汕頭電梯的加裝。對于一些房齡較大的老破小、家屬院、城中村來說,加裝電梯給予了很大的方便,對于很多“懸空老人”來說,也提供了出行安全保障。
更重要的是,老房子加裝電梯資金不僅僅由住戶承擔,而是由“居民+政府+社會力量”三方面分擔,根據(jù)國家智囊仇保興的推算來看,未來5年舊改將會撬動約4萬億元的資金流動,一定程度上減輕了住戶的出資壓力,是一項不折不扣的福利工程。
但就加裝電梯一事上,盡管聽起來容易,但真正實施起來卻很困難。
對于老小區(qū)高層住戶來說,加裝電梯后的確很大程度上便捷出行,不僅如此以前的房子基本上都是樓層越高價格越低,原因是樓層越高上下樓越麻煩,如今加裝電梯后,這一問題也解決了,對于高層住戶來說自然是同意加裝了。
但對于低層住戶來說,早年以更高的價格買房子,如今加裝電梯自己基本用不上,還需要額外掏錢,屬于“花錢打水漂”的行為。不僅如此,由于樓層比較低,本身的采光以及通風效果就比較差,加裝電梯后影響就更大了,可能會導致貶值,因此也不同意加裝電梯。
在具體實踐中很多小區(qū)都遇到了類似的阻礙,由于低層住戶的說法也確實很有道理,因此很多小區(qū)都采用了資金分攤的方式來進行電梯的加裝,根據(jù)受益程度不同,3~6樓住戶出資比例也不一樣。以鄭州某小區(qū)為例,除開政府補貼外加裝電梯費用為25萬元左右,因此3~6樓每戶(一梯兩戶)出資分別為31250元、37500元、43700元、50000元,多余的7.5萬元用于1~2樓住戶補償。
這個方案提出后,可以說兼顧了住戶的需求,實現(xiàn)了公平公正,很快得到了大家一致同意,于是小區(qū)也順利進行了電梯的加裝。但仍舊有很多低層住戶不同意這個方案:“電梯會發(fā)出噪音”、“補償應該按照未來最大化增值收益來計算”、“房產貶值”等各種理由阻礙電梯加裝進程,更有甚者借此漫天要價,想借此機會“撈一筆”。
如果低層住戶不同意補償、也不接受電梯加裝,那么老房子電梯是否就不能加裝呢?并不是,目前來看,有兩個方案可以進行“強制”加裝。
01取消了“一票否決”權,放寬投票比例
早期電梯加裝工作中,很多地方采取的都是“一票否決”權力,即只要有一個住戶反對加裝電梯,那么電梯就無法進行加裝,這樣讓一些想要從中賺錢的住戶鉆了空子,也導致電梯加裝工作很難持續(xù)。因此在后續(xù)的舊改中,陸續(xù)放開了投票比例。
成都、濟南城市將以前“85%同意”修改為“雙2/3的住戶同意”,并取消了“一票否決”,也就是說參與投票的住戶占比達到2/3,且同意加裝電梯的住戶占比超過2/3,那么就可以進行電梯的加裝。
上海在《關于進一步做好本市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的若干意見》中也將本樓業(yè)主同意率從90%降低為2/3,且小區(qū)同意率從2/3降低到50%。此外增加了對于加裝電梯的補貼,最高補貼從24萬提升至28萬元,住戶可以使用公積金用于電梯加裝工作。
今年1月底青島在《青島市既有住宅加裝電梯暫行辦法》中也提到了:經參與表決專有部分面積3/4以上的業(yè)主,且參與表決人數(shù)3/4以上的業(yè)主同意并簽訂書面同意意見,正式取消“一票否決權”。官媒四川日報也提出:為推動“老樓裝新梯”這一惠民工程,相關政策正在研究調整中。在同意率上,將在現(xiàn)有的“雙三分之二”上進一步放寬。
02采用“共享電梯”模式
簡單來說,“共享電梯”指的是由第三方出資進行電梯加裝,住戶乘坐電梯和公交車一樣,按照次數(shù)來計費。住戶可以根據(jù)自己的需要來決定是否需要搭乘電梯。并且對于困難家庭來說,也節(jié)省了一大筆費用支出。目前北京、深圳、杭州等多個城市都開始進行“共享電梯”的加裝模式。
對于1層住戶的采光問題,同樣也可以解決。在加裝電梯的方法上,主要有“平層入戶”、“錯層入戶”、“亞平層入戶”三種方式,這里可以選擇“錯層入戶”的方式來進行電梯加裝。這種加裝方式對于戶型要求比較低,同時對于戶型的改動也比較小。采取錯層入戶的方式,會在每層樓半層的位置增設一個玻璃幕墻,減少了對于住戶采光的影響。
隨著社會老齡化程度不斷加劇,對于一些老舊小區(qū)來說,老人數(shù)量占比是十分高的,但由于上了年紀身體不便,上下樓梯都成為了阻礙,因此出現(xiàn)了很多“懸空老人”,老房加裝電梯本質上屬于惠民工程,方便小區(qū)住戶出行同時,也不能夠讓一些唯利是圖的住戶有了可乘之機。正如同住建副部長黃艷提出的一樣,安裝電梯工程,要盡可能兼顧各層居民的合理訴求,達到利益最大化、影響最小化。